10月25日-27日,由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主办,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吴日本学研究社协办的“新时代视域下的东亚学高端论坛及学术研讨会”成功在我校举办。本次高端论坛及学术研讨会邀请到了北京大学马小兵教授、山东大学时卫国教授、苏州大学施晖教授以及苏州大学王卫平教授做大会基调演讲。
本次高端论坛及学术研讨会聚焦“新时代视域下的外语专业教学研究”“新时代视域下的语言学研究”“新时代视域下的东方文学研究”“新时代视域下的国别区域研究”等议题,设置了大会基调演讲、分科会等环节,来自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宿州学院等众多高校以及甪直中学、望亭中学等多所高中的50余名专家学者、高中一线教师、硕博士生齐聚苏州城市学院,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新型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10月26日上午8点50分,开幕式在苏州城市学院国际交流学院301会议室隆重召开。开幕式由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日语系主任潘文东副教授主持。潘文东主任对与会专家学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并邀请苏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昌政致辞。吴昌政副校长首先代表苏州城市学院对学会的顺利召开和各位同仁学者的莅临。表达了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欢迎。随后简要介绍了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以及日语系的基本情况。最后,吴昌政副校长再次向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感谢,期待本次高端论坛及学术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为东亚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合影过后迎来了备受期待的基调演讲。前两场由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徐卫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马小兵教授、山东大学时卫国教授应邀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一位演讲专家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马小兵教授。马教授以《日汉翻译研究》为题,结合《基于语料库的日本小说汉语重译研究》(2021)、《翻译对女性文学的改写——叙述学视域下的樋口一叶汉译研究》(2023)、《文体与翻译:张爱玲小说日译研究》(2024)、《人工智能在日汉翻译中的应用与挑战:基于大语言模型翻译性能评估的实证研究》(2024)等研究成果,剖析日汉翻译研究的现状,对今后的新动向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与思考。
第二场基调演讲是山东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时卫国教授的《新时代视域下的日汉翻译研究》。时教授围绕翻译本体特征、遂行翻译所需要的条件、翻译原则与准绳、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能力培养与修养、翻译研究成果的教学应用、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融合,展开对翻译及其相关问题的探究,以此阐明新时代视域下创新翻译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
在后两场大会基调演讲中,主持人潘文东主任首先邀请苏州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施晖教授做基调演讲。施教授的演讲题目为《中国式现代化“人文经济”的苏州样本》,苏州作为江南文化中最具活力、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古韵今风、弦歌不辍。苏州以“三大法宝”在实践中形成了“自主、创新、融合、致远”的新时代苏州精神,其实质乃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一定能为人文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了第四场基调演讲。演讲专家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卫平教授。王教授认为,江南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核是两个不同概念。江南文化特征是指在与其他区域文化比较中归纳出的带有显著性或符号性的地域文化事象,所要说明的是“何为江南文化”;江南文化精神则是指在江南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连续性、指引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所要阐明的是“何以为江南文化”的问题。前者是表征,后者是内核。两者虽有联系,但存在明显的区别,不应混淆。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核至少包括崇尚实学的经世致用精神、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三个方面。
10月26日下午1:30-3:20在国际交流学院101、103、105、106等会场举行了分科会。本次高端论坛及学术研讨会共设置了4个分科会,主题分别为:新时代视域下的语言学研究、新时代视域下的东方文学研究、新时代视域下的国别区域研究以及新时代视域下的外语专业教学研究。共有16位专家学者、硕博士生宣读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分科会结束后,在潘文东主任的主持下举行了闭幕式。苏州大学徐卫教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张文池副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徐志红副教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夏国锋副教授分别总结了各分科会的发表情况。
闭幕式最后潘文东主任代表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日语系,首先感谢参加本次高端论坛及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并简要回顾了筹办会议的经过。潘主任再次谈及举办本次学会的初衷与希望:新时代视域下,注目中国视角的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弘扬中国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已然为东亚学研究赋予了全新意义。东亚学研究也成为日语、朝鲜语、英语以及俄语等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转型升级的新领域。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为东亚学研究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东亚地区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日语学人的智慧和力量。
(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