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苏州网)苏大文正学院“爱•黔行” 热血在青春中绽放

时间:2012-09-14来源:新闻中心


苏大文正学生在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裕和小学支教

    中新苏州网9月13日电(黄梅 宋婷 尹丹) 烈日炎炎,骄阳四射。苏州大学的大学生们顶着酷暑活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用他们的智慧、爱心、热情和勇气,展现了当代“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暑期,苏大文正学子走进贵州山区支教,让爱,在热血青春中传递。

    播撒爱的种子   
    今年暑期,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爱•黔行”贵州支教团队在贵州天柱县竹林乡小学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据介绍,支教队员们基本都是2010级的学生,“从未远行,从未支教,从未去过山区”是他们共同的状态。
    “这次贵州之旅承载了我们人生太多的第一次,也给予了我们太多的独特的体验”,葛潇莹感慨道。“26个小时的硬座火车,6个小时的山路汽车,对于我们的体能和毅力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这只是开始。葛潇莹同学边回忆边向记者讲述着贵州支教的点点滴滴。
    支教的生活是艰辛的。葛潇莹回忆说,除了交通不便,队员们还要自己劈柴做饭,常常还要面对又停电,又停水的状况。14个队员,分成三组,每天轮流劈柴,做饭。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山区的集市四天才有一次,第一天做饭,队员们不知道集市情况,一天就把接下来三天的菜都吃完了。于是,接下来的三天,队员们就变着法的做仅剩下的土豆,“清炒土豆丝,红烧土豆,土豆汤……”,总之,就是一顿顿土豆宴。


苏大文正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吃自己做的饭菜

    提及那里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葛潇莹告诉记者,来自11级光信息的吴灏做的红烧肉最好吃。她笑着说:“男生们都把瘦肉省给女生吃,自己吃肥肉,很多在家从不吃肥肉的男生,也开始大口吃肥肉了。”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我们都学会了‘苦衷作乐’”,葛潇莹说。有时候,一组队员做调研,一组队员做饭。做饭的在学校等着做调研的回来,看见彼此的时候,队员们还唱一唱山歌,调侃一下艰苦的生活。当然,除了这一系列的生活体验,更重要的是支教的课程安排。同往年一样,队员们开设了包括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地理等在内的诸多趣味性课程,也把语、数、外这三门枯燥的主课,加入了不少的趣味。还给了那里的孩子很多特别的“惊喜”。
    队员们用募捐来的资金,给孩子们买来了神奇的“魔豆”,这些魔豆上面,都印着“梦想成真”的字样,希望孩子们看见“魔豆”发芽,就能看见梦想成真的自己。在主题为“我们的理想”的班会上,每个孩子都手捧着种子,说出了自己的理想。
    队长葛潇莹告诉记者,之所以有这样的创意,是希望代表“爱”的种子能在这里生根发芽,开出梦想之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大学校园,接受更好的教育,见到更广阔的世界。
    “虽然支教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周,但队员们与那里的孩子,老师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不仅在那里建立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还给那里的孩子设立了‘惠寒’奖学金。”谈及这些,葛潇莹深感欣慰。

    让爱继续传递

    除了,天柱县竹林乡小学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苏大文正同学还前往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裕和小学支教,这是从全国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得到春晖基金资助的19支支教团队之一。这个团队共有16名成员,其中15名都来自苏大文正学院,他们来自不同专业,既有即将进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也有即将走上社会的准毕业班学生。


支教队员与学生合影

    对于徐苏丹这个2010级新闻专业专业的苏州女孩来说,她是第一次一个人独自离家,第一次去贵州,第一次支教,她笑称“生命中大概有太多的第一次在这个暑假发生”。

    “其实我们这个团队中的每个同学都从未有过支教的经历,对于前往的裕和小学也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刚刚到那里时可以说是手忙脚乱。闭塞的大山里,生活难免有诸多不便。刚刚来到裕和小学,很多队员很不适应这里的生活。”徐苏丹告诉记者,对于他们中大部分来说,在家都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甚至很少帮家里做家务,但来到这里后,劈柴生火、烧水煮饭,所有的事都必须靠他们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完成。

  “其实幸福来的真的很简单,当孩子们知道我们没有菜吃,争先恐后地提着一袋袋刚摘的蔬菜呈到我们面前;当只有米饭的时候,我们能就着山上小卖铺买来的“老干妈”和腐乳吃得不亦乐乎;当被告知某一天有集市的时候,大家总是积极报名下山赶集,然后为其他人带来好几大袋的生活用品……”徐苏丹回忆道。

  在大山里的孩子,虽然不像城里的孩子们会书法、会弹琴,会各种才艺,但是他们也保留了最最珍贵的单纯和朴实。诚如团队成员支教的二十多天,没有一位孩子早上迟到,他们总是在天还没亮就来到学校,然后玩耍一会儿,或是坐在教室里拿出书来看一下。他们不像城里的孩子,被迫切地灌输各种知识、各种才艺。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却不会想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他们在课下,总是很开心很开心的玩耍,无忧无虑的像是飞翔在空中的小鸟。他们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很开心,有时候,队员们总是迫切的希望他们能够走出大山,看到山外精彩的世界。 徐苏丹讲述着。
  “大学生支教,能给山区孩子带去的资源实在有限。”对此,苏大文正支教团队经过仔细考虑,找到裕和小学的朱校长,希望与这所学校建立长期的支教联系,计划每年为他们募捐冬衣、书本等对他们有用的生活、学习用品。
  “我们所做的这些,对于成千上万个‘裕和小学’来说,仍然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大学生支教团队中,让这些生长在大山中的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徐苏丹的队友、支教团队队长魏洁钦有着真诚的愿望。(完)

(中新苏州网原文链接:http://netsuzhou.com/show-28-49663-1.html